救险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救险车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谁来关注民工心理健康-【新闻】红蓼

发布时间:2021-04-20 13:52:20 阅读: 来源:救险车厂家

谁来关注民工心理健康

[主持人语]目前,当保障农民工权益,帮助农民工“讨薪”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的时候,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据悉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在城市生存的中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如今,我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做着不同的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同时许许多多的问题又困扰着他们——就业压力、子女教育、婚姻状况、人际关系等等。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通过本期话题的讨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像“讨薪”一样,把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当作一项权利来看待,为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

走出文化沙漠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熊运彬

曾经我的一个朋友从农村老家抱着“淘金”的念头到广州打工,到那里后发现现实生活与他的期望相差很大,连续换了几个工作都不满意。性格内向的他开始酗***,对亲戚朋友不理不睬,经常无缘由地紧张,总担心自己今后无法生活下去。他说,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对相对较高的城市消费水平,自卑感增强,他既要掩饰内心的不安,又要应对激烈的竞争,所以内心情绪波动很大。因此有关部门除了引导农民工自珍、自重、自爱,注意自身情绪的调节外,也应关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努力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环境。

据了解,许多农民工与我的那位朋友一样,白天忙于生计,晚上无所事事,经常感到孤独、寂寞,他们的业余生活,主要集中在打扑克、与老乡聊天、闲转等方面。社会各界应该通过开展******贴近农民工的文化娱乐活动,来引导他们走出文化的沙漠,让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丰富多采起来。比如建立农民工夜校,在农民工生活区设置电视,建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开展送电影、送优秀音像制品上工地、为农民工进行义务心理咨询等活动,并不定期举行农民工歌手大赛、文体比赛等娱乐活动,来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放飞心情自我调适

江苏省东海县双店镇文化站 潘国哲

在城市中,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解决心理疾患问题,就要要求农民工自己也要正视自身的弱势,努力排遣客观阻力,充分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

在心理调适中,农民工要树立自信,鼓足勇气,自尊自强。大家知道人与人之间是生来平等的。但现实生活中农村与城市之间,农村人与城里人之间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农民工自己在精神上无论如何不能自卑,不能颓丧,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进城创业的道路有多么艰辛、坎坷,只要坚忍不拔,幸福和成功就会降临自己的头上。

给民工心理疾患“松绑”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李学贵

给农民工的心理疾患“松绑”,把舒心真正还给进城民工,需从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是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决杜绝给农民工工资“打白条”等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同时,积极组织******形式的“充电”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和心理抵抗能力。二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帮民工办理相关务工手续及人身、医疗、健康保险,尽量减少用工单位损害民工身心健康的行为。三是用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关注打工族的身心健康、衣食住行,为农民兄弟真正提供一个获取收入、宽松舒心的劳动场所。

吁请全社会关爱民工

华中农业大学人事处 郭剑霞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关于进城农民工跳楼、自残、偷盗、抢劫等类似事件的报道并不鲜见。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的确令人堪忧。行为的背后是由思维和心理决定的,不正当的行为背后一定有着特殊的心理活动,因此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需要全社会来关注。

在我看来,城市政府和市民首先要关爱农民工。莫看农民工衣着破烂、汗臭扑鼻,他们为城市做的贡献可真不小。一幢幢高楼,一条条马路,一棵棵大树,一枝枝鲜花,大多是农民工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更不要说疏通下水管道、掏粪等脏活、累活了。有农民工为城市服务时,我们不觉得,有时还对他们横眉冷对,可是,如果城市里真的没了农民工,恐怕不能正常运转了。所以,城市的政府要向对待市民一样平等地对待农民工。

其次,家乡的政府不要忘了在外打工的乡亲。农民工在外打工,既建设了城市,又壮大了当地的经济实力,为家乡带回大量资金、技术和新观念,是功臣、是英雄。家乡的政府不能只享受农民工为经济建设贡献的成果,而不履行服务的义务。要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担负应尽的责任。

还有,农民工要自爱自强。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往往是受害者,这是事实。但是,在农民工身上,也还有一些不好、不文明的习惯,与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显得不大吻合。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要向城里人学技术、学礼仪、学知识,提高自己,将来更好地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话疗”可减压

北京市宣武区 马雪 黄豁

“老乡,请过来喝口茶!”“老乡,过来坐一下嘛,摆会儿龙门阵!”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一建筑工地旁,几名西南大学“义务心理咨询员”正在自己搭建的简易茶棚前以这样的方式吸引着过往的农民工朋友来进行心理咨询。

今年暑假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院45名本科生和11名研究生组成的“关注农民工心理健康,帮农民工减压”义务心理咨询团分成8个小队奔赴重庆九龙坡区、巴南区、大渡口区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街道以及民营企业、建筑工地搭建“心理茶馆”以“话疗”的方式帮助农民工缓解心理压力。

“好像心头一下就不哽了,看啥子都顺眼多了!”自万州来渝打工的王某在试了“义务咨询员”的减压方法后,对围观的群众说。而在20分钟前,王某还一脸阴云并粗暴地拒绝了队员们与他闲聊的邀请。在经过队员们的软磨硬泡和巧妙提问后。王某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心头一天烦得很。工作很辛苦,负担又大,动不动就发火,老婆娃儿都要遭我打,我都不晓得是咋个的……”队员们告诉他,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是压力过大造成的。并当场教了他几个简单的减压方法,还告诉他如何在平时调节自己的心情。在活动现场,队员们还向过往的行人散发了自制的《心理健康常识》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向大家介绍了常见的心理疾病和简易自我疗法。

压力问题全社会普遍存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张庆林教授说:“我们关注了白领阶层,大学生的压力问题,而农民工的压力问题更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搭建心理茶馆,用“话疗”的方式,帮助农民工减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减压需营造“精神家园”

山东省临沂县委宣传部 陈金山

公共生活空间和社区文化生活的缺失是农民工心理疾患最重要的诱因。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保障这个群体远离极度匮乏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如果健康的文化不去主动占据这个庞大的群体,无形之中也就给形形色色不健康的东西以可乘之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政府、社会、家庭更要尊重和关爱农民工,切实考虑他们的生活、情感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为农民工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让他们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才能有效预防与疗治他们的心理疾患。

在我们山东省临邑县常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有近3000人。近年来县总工会采取有力措施,对农民工实行一次入会,持证流动,进出登记的流动会员制度,全县七成以上的建筑企业农民工被吸收到工会中来,取消正式工与农民工的身份界限,在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同工同酬,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落实了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和福利等待遇。

各建筑企业还建立了10多所农民工夜校,购置了电教设备。授课内容涉及施工操作、文化法律知识和时事政策、健康教育、性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同时还举行卡拉OK比赛、棋牌比赛等娱乐活动,对农民工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农民工由此摆脱了身份尴尬,享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精神面貌一新。总之保障农民工的精神权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新闻链接]

民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

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一些专家指出:艰难的生存状况和陌生的城市使农民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高度关注。

中国目前有超过一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城市并没有真正接纳这些外来者。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从事高强度劳动,遭受歧视,缺乏适龄性伴侣和社交生活,就像生活在孤岛上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说。

北京安定医院资深大夫陈斌说,农民工易患三种精神障碍:一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休克”型精神障碍;二是工资拖欠等重大打击造成的急性精神病;三是恶劣的旅行条件造成的旅途精神病。这些病症严重时有自杀行为。有多少农民工患心理疾病?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字。

王春光表示,公共空间和社区缺失是农民工患心理疾病的最重要的诱因。“社会生活空间对农民工完全呈封闭状态。除了干活和睡觉,他们只能看看街头电视,蹲在路边聊天,彼此开开玩笑,没有心理疏导的途径。”

[专家视角]

从心理层面给予人文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赵一红

“三农”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上下一致的关注,在我们不断为农民工呼吁物质保障的同时,是否关注到了这个徘徊在城乡之间的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民工潮问题以往人们往往从经济的视角研究较多,因为农民工的收入提高和对城市的经济建设的作用较为明显,因而往往容易忽略从社会心理层面上对农民工的关注。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更是一个现代化意义上的农民工城市化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涉及农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因此研究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层面,不仅是农民工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目前的状况却是农民工进城就业后难于真正融于城市社会,无法建立起与城里人交往的生活圈子,他们明显感受到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差别,从事着繁重而艰苦的劳作,没有组织得以依靠,缺少精神文化生活,遭受着职业歧视、教育歧视、人格歧视,使农民工在心理上有受歧视感和地位低劣感,从心理上形成了无形的屏障,阻碍了农民工对城市和市民的认同、靠拢与适应。市民与农民工虽然共同生存在同一空间中,但在社会心理上,农民工却存在着高度疏离感,成为游离于城市的、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如果无法适应与融入城市社会,他们将会在心理上抵触城市社会。同时,长期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的主流文化,将会产生与之对立的亚文化状态,形成鲜明的农民工与市民的对立意识,成为城市的不稳定因素。农民工群体将无法按照城市现代化的要求,转化为高素质的市民,从而阻碍农民工城市化的过程,并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从心理层面上适应城市社会,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真正标志,也是农民工城市化的重要条件。

[观点]

走出心灵的围城

湖北省应城市农村信用联社 谢武林

在我看来,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心理疾患,政府和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如建立农民工心理咨询和******机构,在报刊、电台举办******有关的“热线”,或者在农民网上办一个专门的论坛,让农民工有一个沟通的桥梁。

阴霾的天空使人压抑,农民工只有走出心灵的围城,用自尊、自信、自强开拓生活,才能给自己换来一片晴空。

自发组建健康协会

吉林省辉南县庆阳镇学校 卞今良

笔者认为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让他们自发组建民工健康协会,选出有威望的老乡担任领导,在劳动空闲时间组织大家读书、娱乐,倾诉******心理的忧烦,排解远离家乡的疑难,这样做可以把农民工紧张的神经舒缓调节下来,避免个别人因陷入矛盾而走向心理畸变,产生严重后果。当然这种农民工俱乐部的方式,只能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权宜之计,解决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得从根上着手才行。

城乡联手共同关注

江苏省阜宁县委 张万富

我认为城乡两头的有关领导中任何一方不重视、不配合,农民工的心理疾患都不可能解除。因此笔者建议,应将关注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城乡有关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每年测评一次。届时让辖区的农民工们说说他们城乡两头的领导一年中为他们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以此作为有关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的政绩之一。

多一份关爱少一点冷漠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 朱新峰

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里,但并未享受到城市的进步和文明。一些农民工不但不能与城市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受尊重和关怀,其合法权益还屡屡被侵害。比如农民外出,从购买车票开始,等车、登车、乘行、下车、转车等,这中间要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一些侵辱。

因此要努力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全社会都有责任,要多给农民工一分关爱,少一点冷漠。

衬氟阀门

真空电磁阀

水力控制阀

阀门定位器厂家